一、安平兮「樓仔厝」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民國十六年(1927)左右,安平人何傳、何永、何義三兄弟事業有成之後,為了根留故鄉,在當時安平最熱鬧的延平街將祖厝改建為一間西式建築的洋樓,俗稱「樓仔厝」,以示不忘本。

        延平街「樓仔厝」以日治時期臺灣風行的歐洲建築風格建造,正面以洗石子為表面材質,二樓簷口牆有類似勳章的裝飾,門窗上有對稱幾何圖型裝飾,無繁複的語彙,簡樸而精緻。一樓以展示為主,二樓為展示、休憩之空間。

        1970年代,已故名畫家席德進因企圖以畫筆記錄安平的風采,陸續借住「樓仔厝」長達一年的時間,留下不少珍貴的藝術資產和藝文佳話。

二、台灣屋與紅城文化安平館

        1995(民國84),正當延平街面臨拓寬拆除之際,何氏家族整修「樓仔厝」,希望藉此帶動古蹟保存的風氣,使延平街免於拆除的命運。後來雖未能成功,但何家「樓仔厝」依然屹立在古老的市仔街上。

        1997(民國86),何家「樓仔厝」由紅城文化館總監沈秀燕女士負責規劃,成立「台灣屋」﹝由畫家顏頂生所命名﹞,作為結合古厝的藝文展覽會場。

隨後何家無償借與紅城文化館,舉辦了如「發現王城」、「安平壺特展」等相關藝文活動。

 

三、台灣屋—安平文化資產館

        1999年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創會首、二任理事長傅朝卿教授透過信誼基金會與何氏家族商借「台灣屋」,蒙何氏家族同意無償借與協會作為推廣文化之用。是年109日台灣屋化身為「安平文化資產館」開始營運,成為台南市第一個以民間團隊經營的文化資

產建築。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200212月,「安平文化資產館」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支持輔助成為全國地方文化館,也是台南市第一個掛牌成立的地方文化館,於2003728正式揭牌,成為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在安平的重要窗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